奶制品与乳腺癌之间的恩恩怨怨,今天我们讲明白了
1、牛奶含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它在体外实验中被证实能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
2、牛奶中的酪蛋白会致癌。源自美国一项“大鼠实验”,大鼠在给予黄曲霉素的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结果显示吃酪蛋白组的大鼠发生肝癌数量比吃大豆蛋白组的多,因此大家认为酪蛋白是致癌因素;
3、奶制品中含有较高的脂肪含量,饱和脂肪摄入量的增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首先,IGF-1 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类似胰岛素的多肽蛋白质,在人体和婴儿的合成代谢起重要作用。成年每天可在体内生成一千万纳克,市场上常见的牛奶中IGF-1的含量仅为2.45纳克/毫升。跟人体相比,牛奶中的IGF-1根本微不足道。
美国FDA和世界卫生组织等都认为,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的因素。
牛奶与乳腺癌风险主要是饮食中营养素之间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喝牛奶多的人可能也会摄入大量的肉类和其他高脂肪食物,这些高脂肪食物可能导致乳腺癌风险增加。
比如欧美人群牛奶摄入量远多于亚洲人群,而欧美人群的肉类消耗量也比较多。事实上,想要区别到底是牛奶摄入的脂肪还是其他食物摄入脂肪还很难。

奶酪增加风险,酸奶减少风险
结果发现
酸奶摄入量大,可使乳腺癌风险显著减少39%;
其他奶酪摄入量大,可使乳腺癌风险增加53%。

“在我国,居民收入奶制品只要是为了补钙,除此之外,并无食用奶酪、黄油、含乳甜点等习惯,我国平均乳制品摄入量远不足每日200克。
就目前的研究证据而言,尚不必担心癌症上升的问题。健康的膳食应当是各类食物的恰当平衡。和任何食物一样,乳制品并非多多益善。
相关资讯
参与评论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