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出现黄疸到底该怎么办?

 肝癌晚期会出现黄疽。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小便呈深茶色,大便颜色变浅灰或呈白陶土色,皮肤瘙痒,肝区疼痛或伴有寒战、高热等。肝癌黄疸以肿瘤压迫导致阻塞性黄疽多见,也可因广泛肝细胞受损,导致肝细胞性黄疽,也可两者兼而有之,称混合性黄疽。


  肝癌并发黄疸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否则生存期会明显缩短。首先要应用保肝及利胆排黄的药物治疗。对梗阻性黄疸有条件者,要做经皮经肝胆管外引流及胆管支架置人内引流术,这是胆管梗阻常用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之一,目的是把胆汁引流出,以减少胆汁淤积造成的肝脏损害。


  另外,中医在保肝利胆排黄上有很大作用,可辨证给予中药化瘀解毒,利胆退黄,通利二便之剂,配合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液、清开灵等,中药如口服困难,还可采用肛门滴人的方法,可起到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原发性肝癌合并阻塞黄疸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癌肿直接压迫(或侵犯)注 要胆管引起黄疸;

      ②肝癌癌栓阻塞胆管引起黄疸;

      ③肝癌发生肝门淋巴结转移压迫胆管引起黄疸;

      ④肝癌并发有非肿瘤性胆管梗阻,如胆管结石等。


肝脏原发肿瘤侵犯胆管可能通过以下途径:


        ①癌肿直接侵入薄壁的肝内胆管,

        ②癌细胞侵入静脉及淋巴管, 逆行侵入肝管壁,

        ③癌细胞沿神经鞘的间隙 侵入胆管壁;

        ④i静脉癌栓侵犯邻近胆管,

        ⑤肝内肿瘤转移至胆管壁 上的营养血管,穿破胆管上皮,进入胆管腔内。


 肝癌合并胆道癌栓导致阻塞性黄疸的机制主要有以下3种:


      ①癌肿侵犯胆管壁并生长, 在管腔内依胆管腔形状形成铸型癌栓,与原发肿瘤相连。

      ②癌肿坏死碎片 脱落,进入远处的胆总管内导致胆道梗阻。

      ③来自癌肿的出血形成癌性血栓致胆道 部分或完全梗阻。肝癌并发胆道癌栓多首先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及胆道感染的症状,易与胆石症、胆道出血、肝炎及胆管癌等混淆。


黄疸可以进行性加重,亦可间断眭加深或减退,部分病人可因胆道出血而有胆绞痛既往多有乙肝病史,如AFP明显增高、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肝脏肿块,应高度怀疑。B超、CT及MRI对该症均有较高的正确诊断率,但如果诊断仍有疑问,ERCP、MRCP在肝癌并发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阅读

更多

参与评论

图片验证码

评论列表

按投票顺序
可去肝癌群与其他病友交流,需要请先加:brahman9
举报
2022-11-02 10:41:26
有用(0)
回复(0)
谢谢
举报
2019-05-14 11:54:07
有用(0)
回复(0)
感谢分享!
举报
2019-05-14 11:54:18
有用(0)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