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术——胰腺患者的福音,让无痛生活成为可能!
南京张女士的父亲,67岁,胰腺癌晚期,常出现全身性疼痛,期间使用过一些阿片类的药物进行止痛,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止痛药物的作用也变得微乎其微,患者生活苦不堪言。就在前几天,张女士知道了神经阻滞术的存在,打算也给老父亲试试,可老人家却没等到安排上神经阻滞术就已经离去。
胰腺癌疼痛是癌性疼痛中程度最为剧烈的疼痛之一。据调查,中晚期胰腺癌并发癌性疼痛高达90%。疼痛的成因主要为肿瘤侵犯包括自主神经在内的腹腔神经丛所致,引起腹部以及背部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及睡眠,加速体质消耗,造成一系列不良预后,治疗比较困难。
大多数患者会通过口服阿片类药物进行缓解, 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用药量、用药次数逐渐增加,疗效也会变差,此时,很多患者会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神经阻滞术,能够很好地缓解胰腺癌患者的疼痛。据文献资料表明,止痛有效率达77 %~ 94%。
但是对于很多不了解情况的癌友可能会发出一系列的灵魂拷问:神经阻滞术的原理是什么?效果如何?有无手术风险?有无手术副作用?优缺点是什么?别慌,搬好小板凳,关爱君下面就和大家详细聊聊这些问题。
胰腺的痛觉纤维位于交感神经内。而神经阻滞是指,直接在末梢的神经干、丛、脑脊神经根、交感神经节等神经组织内或附近,注射药物或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传导,通过毁损神经丛,中断痛觉通路来达到止痛目的。其作用时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靠近神经的局麻药物(LA)的分布状况。
针对于胰腺癌的腹腔神经阻滞手术,目前有两种方法:
NO.1
经皮穿刺腹腔神经丛阻滞术(NCPB)是一种是通过影像学介入的方法,例如在 B 超、x 线或 C T 引导下经皮进针行腹腔神经丛阻滞,目前已经有较多报道显示该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和其他方法相比,NCPB 迄今仍是处理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的重要措施。
NO.2
胸腔镜直视下胸内脏神经切除术 :主要为通过手术在经腹直视下行无水酒精注射腹腔神经丛阻滞,这种通过影像学介入治疗的办法进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患者更加容易接受,操作也比较简单。
针对于胰腺癌的神经阻滞术,是否存在手术风险和副作用?答案是仍有一定风险及并发症。
腹腔阻滞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为局部疼痛、低血压以及腹泻。局部疼痛是由于经前腹壁路径穿刺进针常难以避开胃肠道及肝脏、胰腺等器官,而导致的相关并发症而神经阻滞术所致的血压下降,这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那些年老体弱或合并有心肺疾病的患者来说,危险性更大。
优点
有学者将1966~2005年间世界上报道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在使用标准规范化NCPB治疗后,采用直观模拟标准尺观察疼痛评分、麻醉剂量、不良反应、患者生存质量、生存时间等指标进行随机对照,结果发现,采用标准规范化的内脏神经阻滞术可以明显缓解胰腺癌患者疼痛,减轻麻醉止痛药剂量及便秘等不良反应,可作为止痛的辅助方法。这是其优点。
缺点
腹腔神经阻滞术虽然能够缓解胰腺癌疼痛,但易被一些相关的因素影响疗效,比如肿瘤扩散导致破坏局部结构引起后腹膜的解剖位置改变、腹水或癌灶侵犯腹腔神经丛及传导通道、包膜组织影响药物扩散等因素。
神经阻滞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腹腔神经阻滞治疗只针对肿瘤压迫神经所引起的疼痛才有效。
写在最后:
很多胰腺癌晚期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遗憾的是,很多患者的家属往往只关注到了肿瘤的治疗,而忽视了疼痛的治疗,最后的结果就是,让患者在有限的生命里,一直遭受这疼痛的折磨。希望今天为大家讲解的神经阻滞术,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个减轻疼痛的治疗选择。
进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感,术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行走能力、日常工作、情绪以及睡眠等,都会带来益处。
参考资料:
1.孙秀云,梅铭惠.以神经阻滞为基础治疗胰腺癌疼痛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06):1114-1116.
2.丁秋平.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胰腺癌疼痛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12):1011-1012.
收藏
回复(3)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