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治疗怎么治?专家带你揭晓内分泌治疗的秘密!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更多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而前列腺癌是中国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严重威胁男性健康。
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内分泌治疗可谓是贯穿全程,不仅局限于晚期患者的缓解治疗,还包括早期患者根治术前的新辅助治疗、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及对治愈性治疗后生化复发患者的治疗。
按照作用机制,前列腺癌的内分泌可分为四类,即手术去势治疗、药物去势、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以及雄激素合成抑制剂治疗[1]。
为了更好响应全国肿瘤防治周的号召,今天,科普君就一起带大家走近前列腺癌治疗的那些事。
去势治疗
去势治疗包括外科去势和药物去势两种,目的是使血清睾酮浓度降低至去势水平。
外科去势是去势治疗的金标准,但是由于容易对于患者产生负面心理影响,随着药物去势的应用,其应用范围逐渐变小。但是由于睾丸切除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使睾酮达到去势水平,因此对于骨转移急性脊髓压迫的患者,可以作为应急治疗[2]。
前列腺癌的药物去势包括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LHRH-a)和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LHRH拮抗剂)。其中LHRH-a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LHRH-a在注射初期会导致一过性睾酮升高,还需要配合抗雄激素治疗。而LHRH拮抗剂虽然不会导致睾酮一过性升高,但是可能产生严重过敏反应[2]。
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
抗雄单药治疗可分为甾体抗雄激素和非甾体抗雄激素单药治疗。
其中甾体单药治疗的代表药物有醋酸环丙孕酮(CPA),能够抑制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LH)及肾上腺分泌弱雄激素的作用。但是CPA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可能导致性趣降低、勃起功能障碍等副作用,还可能出现乳房肿痛、心血管毒性及肝脏损害[2]。
非甾体抗雄激素代表药物有尼鲁米特、氟他胺、比卡鲁胺[2]。相比甾体抗雄激素治疗具有更安全高效的优势。
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非甾体抗雄激素治疗经过迭代,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I)逐渐在前列腺癌治疗中崭露头角,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新型ARI有达罗他胺、恩扎卢胺、阿帕他胺[3]。
雄激素合成抑制剂治疗
这类药物主要有酮康唑、阿比特龙等。其中阿比特龙在临床中应用更为广泛,阿比特龙是一种选择性的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540)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孕烯醇酮的转化而降低皮质醇和雄激素水平,且对睾丸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雄激素都有抑制作用[4]。
阿比特龙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关节肿胀或不适、低血钾、液体潴留、潮红、腹泻、泌尿道感染、咳嗽等[4]。为减轻阿比特龙的不良反应,患者需要同时服用糖皮质激素或者盐皮质激素的拮抗剂[4]。但具体需要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
好了,以上便是本期对于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大致介绍。
科普君知道,我们的科普只是冰山一角,所以,为了更好满足患友们的疾病科普需求,2023年4月20日(周四)19:30-20:30,我们特别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董强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李恭会教授开展主题为【揭开面纱,解析内分泌治疗】的线上直播!
如何预约直播?
非常简单,只需要长按海报,然后识别二维码就可以预约了!

直播福利
参与直播的患者除了获得上述科普知识外,还将在直播期间获得线上专家一对一答疑的机会。
温馨提示:答疑名额有限,机会不容错过,赶快扫码预约本次直播吧!
专家简介
董强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泌尿外科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泌尿男科研究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前列腺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男科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常委
亚洲男科学会常委
亚洲男科学会疾病指南编写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与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恭会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
附属邵逸夫医院
泌尿外科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CUA感染与炎症学组副组长
收藏
回复(1)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