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教授:手把手教你应对7大常见化疗副作用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因为疗效优异,目前在很多恶性肿瘤中仍不可取代。但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是医生和病人永恒的话题。如何更好的应对化疗副作用?也许以下内容可以给你答案。


觅健携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李曼教授赵姗姗博士为患友们带来了直播【手把手教你应对化疗副作用】,科普君听得津津有味,记下了很多干货笔记,并将直播内容整理成文字形式供觅友们参考,大家学习起来吧!


01

            


提问

化疗的“凶名”使许多患者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畏惧心理,因此对化疗产生了很多怀疑,这些患者会疑惑为什么要打化疗,自己能否耐受化疗?



李曼教授


化疗,指化学治疗的药物通过静脉或口服的方式进入人体内,抑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手段。


根据不同的病情,我们要采用不同的化疗策略。不过只要是化疗,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对肝脏、肾脏和心脏的毒性,以及一些脱发、口腔炎、手脚麻木等问题,我们需要尽量控制这些不良反应,才能让化疗药物更好的发挥它治疗的作用。





02

            


提问

一谈到化疗,很多病友首先想到的就是骨髓抑制,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降低,那么化疗为什么会造成骨髓抑制呢?该如何防治?


李曼教授


我们会让患者在应用化疗后2周左右进行血常规检查,就是因为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之外,也会对骨髓细胞产生抑制作用,而骨髓细胞被抑制了,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得不到补充就会逐渐减少,一般来说化疗后2-3周患者会表现出骨髓的毒性。


首先是白细胞的降低。白细胞降低的最低值一般发生在用药后的10-14天,这个时期病人需要尽早进行相应的检查,3周左右会出现血小板的降低,而血红蛋白因为半衰期长达120天,所以通常多次化疗后才会出现贫血。


如果某种药物使用后,我们预估患者会出现骨髓抑制,那么患者就可以提前应用预防药物,尤其是应用升白的药物来预防白细胞的降低。由于白细胞降低后患者感染风险较大,所以当它降低后,除了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刺激粒细胞的增殖外,还要适当的加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的发生。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般蒽环类药物紫杉醇类药物容易出现白细胞的降低,而吉西他滨卡铂容易引起血小板的降低我们前面提到血小板降低通常在3周之后出现,出现血小板降低后可以应用促血小板生成素等药物防止血小板进一步的降低。


贫血多发生在三四个化疗周期之后,会导致患者活动后出现胸闷和气短,此时应该尽早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如果血红蛋白降到6.5g/dL以下,需要适当进行输血治疗。这些处理方式各个医院都已经非常有经验了,目前都是能够控制的。



03

            


提问

除了骨髓抑制外,化疗药物产生的肝脏毒性也是病友们担忧的副反应之一,为什么化疗会造成肝损伤?该怎么处理?


赵姗姗博士


肝脏毒性也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常用化疗药包括吉西他滨、卡培他滨、紫杉醇、多西他赛等都可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不只是化疗药物,大部分我们所用的药物都是这样的。


想要缓解这种损伤,首先建议患者在静脉化疗输注化疗药物时适当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减少化疗药物在我们体内停留的时间,其次要根据医生的指示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这样如果肝功能异常,就可以及早地停掉可能造成肝脏功能损伤的药物,同时用保肝药物治疗。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要注意均衡饮食,多休息,不要喝酒,也不要乱吃药,减少肝脏的负担,促进肝脏的修复,95%的肝损伤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康复都可以完全治愈,只有极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慢性的肝功能损伤。


04

            


提问

除了肝毒性和骨髓抑制外,我们临床中的很多女性患者对脱发的接受程度也不是很高,在脱发后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请问化疗为什么会造成脱发呢?如果脱发无法避免,我们可以为此做什么呢?


李曼教授


脱发对女性患者情绪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重视脱发问题。脱发是因为包括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会对毛囊细胞产生毒性,毛囊松动之后就会产生脱发。


这种脱发是很难避免的,我们只能说去尽量延缓脱发发生的时间,在化疗过程中避免使用过热的水伤害毛囊,另外可以多吃一些西红柿、鸡蛋、坚果类食物,促进毛发的生长,还要注意休息,调整好心情,接受脱发这件事,然后买一顶漂亮的假发,这能让自己变得更自信美丽。这样过了半年左右,我们就会长出新的头发。


图片来源:摄图网




05

            


提问

心脏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临床中很多化疗药物还会引起心脏毒性,这是怎么发生的呢?该怎么处理呢?


赵姗姗博士


化疗导致的心脏毒性,发生率比较低,但一旦出现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很大。化疗患者的心脏毒性主要来源于蒽环类的药物,比如表柔比星,这类药物造成的心脏毒性是渐进且不可逆的,有些患者甚至初次使用蒽环类药物时就产生了心脏毒性。


心脏毒性包括急性慢性迟发性三种类型,急性指患者输注蒽环类药物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发生的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急性心率失常,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急性心脏功能衰竭,不过这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大部分可痊愈。


慢性指的是输注蒽环类药物后一年之内发生的心脏功能损伤,患者会逐渐出现心脏细胞受损的表现,最终可能会发展为心脏功能的衰竭。


迟发性则是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数年或数十年,患者逐渐产生的难以察觉的心肌细胞的损伤,最终也可能会导致严重心率失常以及严重的心脏功能衰竭。

 

图片来源:摄图网


心脏毒性的预防大于治疗,所以在使用蒽环类药物前,临床医生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全面的测评,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或以往有过心脏疾病,存在高危因素,我们就会建议更改化疗方案,避免患者使用蒽环类药物。


但如果患者因病情需要必须要应用蒽环类药物,那么我们会通过改变药物的急性,比如使用心脏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多柔比星脂质体,或同时使用右丙亚胺保护心脏,预防心脏毒性的发生。


另外患者还需要定期监测心脏功能,观察患者是否有心力衰竭的症状,注意心脏射血分数,如果发现异常积极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联系心内科医生协同治疗。



06

            


提问

很多患者在化疗后出现手脚麻木的现象,这是为什么?该如何处理?


赵姗姗博士


化疗后,有些人会出现手脚麻木的不良反应。这种症状被称为“化疗所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也称为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手脚麻木、针刺感、灼热感和触觉减退等症状。手脚麻木的症状展现出一种剂量依赖性,即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和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在化疗药中,紫杉醇、多西他赛和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等药物很容易引发手脚麻木。


如果你发现自己手脚出现麻木的症状,首先需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秋冬季节,应该穿棉鞋、棉袜、戴棉手套等。日常生活中也要尽量避免接触凉的东西,比如凉水、门把手等,因为这些寒冷的刺激会加重麻木的症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防止因手脚不舒服而导致的跌倒或意外事件。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了防治手脚麻木,我们应该多吃一些含有B族维生素的食物,并可以使用甲钴胺等药物促进神经修复。大部分患者的手脚麻木症状会随着停药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好转,但这个过程相对较长。因此,患者需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积极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



07

            


提问

口腔溃疡是一个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甚至疼痛到影响患者吃饭饮水的化疗副反应,如果患者有口腔溃疡,该怎么处理呢?


赵姗姗博士


们口腔溃疡之后,最重要是要适当多饮水,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另外我们要尽量预防口腔溃疡,在化疗之后可以多漱口,每天漱口4-6次,饭后/睡觉前用软毛牙刷以及含氟药膏刷牙,保持口腔的清洁。在日常饮食中,则要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来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


总结


化疗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是治病救人的良药,用不好就会给患者平添痛苦。“用得好”和“用不好”之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副反应的处理,我们积极处理治疗过程中所遇到的不良反应,才能使化疗发挥最大的价值。


馨提醒: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与评论

图片验证码

评论列表

按投票顺序
学到了,很有帮助
举报
2023-09-14 16:53:56
有用(0)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