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起,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极其自私自利、极其不负责任。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没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应该排海。将一己私欲凌驾于全人类长远福祉之上,此举极端自私极不负责任。
根据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的模拟结果,核污染水在排放后240天,放射性物质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
这个时候就会有觅友想问,民以食为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肿瘤患者的我们会受到什么影响?我们还能够吃海鲜吗?
根据央广网报道,福岛核污染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很多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部分长寿命核素可能随洋流扩散并形成生物富集效应。这些核素可能会导致局部癌变的风险,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小贴士
富集效应: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人或者生物中毒的浓度[1]。
核素可能会通过食用鱼类进入人体,也有可能通过蒸腾作用进入大气,从而被我们呼吸摄入。无论是何种方式,都不可否认的是核素对我们会产生极大危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吃海鲜吗?
目前仍然可以,但要满足“从正规渠道购买”和“符合国家检测标准”这两个要求。
2012年起,食品中的放射物质的检测被纳入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范畴。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的吴巍教授表示,如果进行有效监管,还是可以买到安全的产品的。
互助君也建议大家可以选择正规的市场或者超市进行采购,这样比较安全。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以来,我国已经对日本进口食品建立了十分严格的检测标准,即大陆若要进口日本部分地区的食品、饲料,各地检验检疫机构需对其进行放射物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口至国内。
昨日,中国海关总署也发布公告,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鱼、虾等水产品富含优质蛋白,是癌症患者补充营养、改善伙食、提高自身抵抗力的优质选择之一。有研究认为,多吃深海鱼,有助于延长总生存期,这是因为深海鱼中含有一些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等,这些物质有助于调节炎症反应,并具有抗氧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功能[2]。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食用海鲜,尤其是以下几类患者。
1.海鲜过敏者
2.药物忌口者
肝癌患者如果正在用药,建议先询问主治医生该药物是否需要忌口海鲜,同时看药品说明书的禁忌部分,是否包括了海鲜。
3.尿酸过高者
海鲜里面除了有优质蛋白,还有大量嘌呤,对于尿酸过高的痛风患者而言,不吃海鲜是最好的。如果实在想吃,可以选择嘌呤较低的海鲜,详情请点击>>>有这类问题的肝癌患者,蛋白质不能乱补
互助君之所以写本文,一方面是希望肝癌患者能够更加安全地食用海鲜补充营养,另一方面因为咱们病友群里面有不少肝癌患者及家属,靠海吃海,主要的经济来源与海洋息息相关。
因为肝癌,咱们的生活也已经受到了影响,核污染水的排放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让不少觅友都有些担忧。
互助君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知道在面对核污染水排放问题时,国家在身后保护着我们,咱们作为小老百姓在这种时刻可以多学一点食品安全知识,能够保护自己的健康!
《核污水和核废水的区别》
核污水:是指被核燃料污染的水,如核泄漏事故中产生的高放射性废水,或者与核燃料直接接触的冷却水等。这些水通常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如铀、钚、铯、锶、碘、钴等,具有很高的放射性强度和危险性。
核废水:是指从核电站排出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水,如用于清洗、除尘、脱盐等目的的低放射性废水,或者经过处理后仍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等。这些水主要含有氢的放射性同位素氚,具有较低的放射性强度和危险性。
简单来说,核污水是不能进行再利用的,核废水是可以进行处理之后再利用的。
温馨提示: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参考来源:
[1]人民卫生出版社《环境卫生学》第八版 第四章水体卫生(121页)污染物转归-污
[2]Bougnoux P, Hajjaji N, Ferrasson MN, Giraudeau B, Couet C, Le Floch O. Improving outcome of chemotherapy of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