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随笔》——(二)高龄老人的护理问题
前几天,村上邻居告诉我住在村西边的一个老太太夜里去世了,88岁。
第二天早上去上门吊唁,得知是前天下午独自一人在家,跌跤倒地爬不起来,直到儿女下班回来才发现,躺在冰凉的地下几小时,到凌晨2点左右就走了,很是惋惜。
其实,这种老人跌倒后去死的例子还是挺多的,尤其在农村,无论老人独居或者与儿女合住,只要能动,基本上不会请保姆来照顾的。因此,对于高龄老人来说,跌倒后得不到及时救助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而一旦跌倒,死亡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据《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摔跤,死亡率可以高达30%。
而如果能找一个人日常照应和护理,老人的风险就会大大下降。但目前农村家庭的收入和请保姆的高价格显然是一对很大的矛盾。据了解,在老家这个县级市里,请一个60-70岁左右的居家保姆(许多保姆年龄都接近70岁,且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吃喝拉撒的所有费用都得主家承担,工资至少4000元以上,且每月还需要休息2-4天,过年还得放假,逢年过节还需发一点红包,如果是护理躺在床上的病人视情还要增加工资;在农村日常护理的居家保姆也得3000元起步,就这样也是一保(姆)难求。而对照一个正常的壮年劳力在工厂打工,工作时间基本上10小时以上,其工资也就5-6千元左右,请假还得扣钱。显然保姆的收入性价比要比一个打工者高得多。
为了照应年迈的双亲,我曾请过钟点工、居家保姆。其实一个居家保姆照顾老人的话,其工作时间一天加起来也就5-6小时,劳动强度也就一般般(照顾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另当别论)。
我家第一个正式保姆,68岁,要4300元/月(不休息),但过年要放4-6天带薪假,两手空空来我在市里的租屋家,日常所有开支要我们承担,工作主要是护理躺在床上的老母亲。来工作一周不到,我母亲去世了,后跟随我们回到农村照顾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父亲。每天主要负责一日三餐买菜煮饭洗碗、卫生、一周一两次的洗衣服,偶尔陪我父亲在门口溜溜湾,算了一下平均每天工作量也就4-5小时。相当于在我家养老,还得付4300元工资给她,就这样保姆还不满意,后因其嫌工资低,以身体不舒服要求回家,就解除了雇佣关系。
第二个居家保姆,朋友介绍,一个73岁的农村独居老太,身体还算硬朗,基本不识字,工资每月3200元,平常不需休息,但逢年过节或农忙时还得回去一两天。和第一个比能力差距一大截,但勤劳,说在我们家闲的难受。晚上睡不着觉,早上一大早就醒,就跑出去遛弯锻炼身体,还因为觉得空闲难受,就将我家门
外的一块地整理的有模有样,种上了不少蔬菜。
就这样,我还是觉得是不值3200元/月,第一个更不值4300元/月。但有什么办法呢?现状就是如此,必须接受,否则就将我的手脚困死了,那里也去不得。至少现在父亲有一个人照顾,有时我回到农村也可得到照顾,尽管饭菜烧的很一般,但至少三顿管饱,家里有人料理,否则家就不成为家了,这样想也就感到知足了。(后来,父亲去世了,我还额外的多给了第二个保姆一个月的工资。)
20220308 写于老家
(配图由本人所摄,与本文内容无关)
收藏
回复(12)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