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旻皓教授:肠癌术后并发症处理全攻略,打好抗癌持久战!

本期专家

俞旻皓 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在上一期文章《俞旻皓教授:肠癌患者遭遇“生存期关卡”如何突破?抓牢这把“治疗钥匙”!》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的俞旻皓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结直肠癌的多学科治疗模式。


其中,外科手术作为该模式中的“核心武器”,为彻底治愈肠癌提供了可能。但外科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所难免。有研究显示,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16%~37%[1],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推迟术后辅助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的时间,错过最佳治疗窗口期,增加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最终影响患者的生存期。


知癌才能更好的抗癌,为了帮助觅友们更好的了解肠癌术后并发症,本期专家科普,俞旻皓教授的课堂继续进行,为觅友们带来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的更多内容。


肠癌患者术后可能面临哪些常见并发症?


肠癌手术后,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这几类:

01
胃肠道相关的并发症

肠癌术后发生的胃肠道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肠梗阻等。其中,手术后几天内,患者可能会由于出现经肛门排出血液或血块的情况,多提示吻合口的出血。


吻合口漏则是胃肠道手术的一种特有并发症,在肠癌手术中,将切除后的肠子两头再次连接起来的过程称为吻合。如果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太差,或术后护理不当,会导致吻合口不能完全愈合,即发生吻合口漏。吻合口漏容易导致肠道内的污物渗漏,污染整个腹腔,引发腹腔感染,甚至危及生命。但是随着现代手术技术的进步,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已经降低至5%以下。


肠癌根治术后,由于手术操作引起的腹腔炎性渗出刺激、术后感染、或肠道粘连等原因,可导致肠梗阻。主要表现为“痛吐胀闭”,即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放屁;当出现这些症状时,要警惕肠梗阻的发生,请及时联系医生。

图片来源:摄图网

02
感染并发症

除了上文提到的吻合口漏造成的腹腔感染,肠癌术后的感染并发症还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


切口感染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发生疼痛、发热症状,临床上,医生多采用伤口清创引流并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则是造成手术后恢复延迟的重要因素,主要与高龄、长期卧床等原因有关;患者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将极大程度地影响康复进程[2]。因此,为预防术后肺部感染,俞医生建议觅友们在肠癌术后可以尽早坐起、下床活动,并多进行深呼吸、扩胸运动等,同时借助家属的拍背帮助将痰主动咳出。

03
血管栓塞类并发症

由于手术和麻醉对身体造成了严重创伤,会使人体处于高凝状态,可能导致血管栓塞,出现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脑卒中等并发症。


对于此类并发症,俞医生表示:“血栓一旦形成,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因此,他建议患者在肠癌术后24小时后尽量坐起来,同时可以由家属陪伴进行适度活动,如缓慢行走、踢腿等,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04
术后远期并发症

术后远期康复阶段,患者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直肠癌患者直肠切除后,排便控制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患者可能会觉得大便不规律,或者肛门一直有排便感。这需要患者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肠道功能的康复和锻炼。这一过程较为漫长,可能需要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来适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才是康复的关键。

图片来源:摄图网



肠癌患者的并发症如何得到及时发现?

任何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都十分重要,肠癌的术后并发症也不例外,其识别和管理需要医生专业观察和患者积极反馈的通力配合。对患者来说,主要需要注意下面两点:

01
配合医生定期查房

在医院的定期查房中,医生会详细观察每一位肠癌患者,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寻找任何异常情况的迹象,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可能的并发症。因此,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查房。

02
肠癌患者本人自我观察

医生的查房并不能涵盖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肠癌患者本人的自我观察和及时反馈也至关重要。如果患者感到发烧、腹痛、腹泻,或胸口不适、咳嗽有痰等情况,应立即报告给医生。这样的及时反馈可以帮助医生更快地做出判断,以确定患者的情况是否正常,是否出现了可能的并发症。

肠癌术后患者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跨越了手术难关后,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便成了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其关键措施主要包括下列三种:

01
配合医生操作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与患者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识别出可能的并发症后,立即进行妥善处理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降低并发症对健康的影响。目前,临床上有一套成熟的应对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并发症,医生会在综合评估后选择最佳的治疗手段,患者需要做的便是积极配合医生,遵照医嘱进行检查治疗或康复训练,这样才能将危险的并发症逐步转化为可控状态,最终达到康复出院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与医生的良好沟通和互相信任,以及患者对治疗方案的充分理解和配合,是避免并发症恶化、最终成功康复的重要因素。

图片来源:摄图网

02
调整饮食

患者在术后的饮食上需遵循一个主要原则:食物要清淡易消化,且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食量。过于丰盛的饮食,特别是那些刺激性强的食品,例如油腻和辛辣的食物,肠癌术后的患者应当尽量避免。


肠癌术后饮食建议


  • 术后3天内:开始小口喝水,逐渐转为流质食物,这样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避免胃肠功能麻痹或肠粘连等情况;

  • 术后1-2周:逐渐转为半流质的食物,并保持少食多餐的习惯,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反应来调整饮食搭配,譬如是否感到胀痛,以及排便情况如何等;

  • 术后2周后: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尝试吃些较软烂的食物。




03
保持良好的心态

对于肠癌患者而言,除了上述两种干预之外,积极的心态也是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患者被诊断为肠癌时,往往会感到惊慌失措,甚至对未来充满恐惧。然而目前,肠癌已拥有一系列成熟可靠的治疗方案,在多学科治疗模式的加持下,即使是晚期肠癌患者,也能够在医生的帮助下获得长期生存。因此,肠癌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长久的生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总结

手术相关并发症是肠癌患者抗癌路上至关重要的一道关卡,跨过去了,前方便是一片坦途。对于如何更好地进行术后恢复,俞医生表示:“患者接受正确的宣教并自我管理在这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总而言之,警惕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调整饮食并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诊疗,才能达到最优的手术治疗效果。抗癌之路漫漫,只有踏实走好每一步才能重获新生!


俞旻皓 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结直肠癌MDT秘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炎症性肠病MDT成员
  • 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腹腔镜专委会委员
  • 上海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肠癌转移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肠外肠内营养学组委员
  •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腔镜与微创技术分会委员
  • 中国医促会腔镜内镜专委会青年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 《肿瘤医学》专刊第二届编委会青年编委
  • 专业范畴:结直肠癌、小肠肿瘤、腹盆腔及后腹膜肿瘤、结肠憩室炎、阑尾炎、以及肛周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 技术特色: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等疑难复杂性结直肠癌的扩大切除手术。

门诊时间

俞旻皓医生门诊地点及时间:

仁济医院(东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

【专家门诊】

周二、周四上午,9号楼(近浦建路160号)4楼5诊区3诊室

【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15号楼(近北园路33号)3楼14诊室


觅友们如果还有更多疑问,欢迎在APP首页【问专家】版块-选择俞旻皓医生进行咨询~

参考文章

[1]史益凡,沈晓明,杨增辉等.结肠癌根治术后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J/OL].解放军医学杂志:1-17[2023-08-1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056.R.20230526.1711.004.html.

[2]严晶,肖克敏,何金鑫.结肠癌根治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7,24(08):970-974.

内容制作

封面图片: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温馨提示: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参与评论

图片验证码

评论列表

按投票顺序
感恩分享~
举报
2023-09-12 14:09:28
有用(0)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