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吃抗癌药好几年才耐药,我几个月就耐药了?
图片来源:觅健APP
01
多基因突变共存,天然耐药因素
研究数据
IPASS研究中,在EGFR敏感突变患者中,28.8%的患者对吉非替尼治疗无效;OPTIMAL研究也有相似发现,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厄洛替尼治疗组中仍有17% 的患者对治疗无反应。随着研究深入,研究人员发现,除了EGFR突变,最常见的共突变发生在PIK3CA、BRAF、MET、TP53、EGFR扩增,MYC等基因上。
TP53突变
可影响EGFR突变肺癌接受靶向药治疗后的生存预后。对于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药治疗的患者来说,存在TP53突变导致更低的无进展生存期(PFS),预后更差。在接受一代EGFR靶向药治疗,6个月内发生进展的患者相比24个月后发生进展的患者,TP53突变的频率更高。
02
心理压力,增加肺癌耐药性
癌症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它们或通过减少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来抑制细胞生长,或通过细胞毒性来激活细胞死亡程序,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彻底消除癌细胞。
但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家属和医生往往会忽略一点:癌症患者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下,往往会使病情恶化,而病情恶化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压力从而产生了恶性循环,影响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研究1
一项发表在《科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显示,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压力会增加肺癌的耐药性,并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研究2
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研究同样验证了上面的观点,精神压力可以导致压力激素以及神经递质的分泌紊乱,从而影响到抗肿瘤免疫应答,最终导致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效果变差。研究人员通过重复社交挫折模型(SD)使小鼠产生精神应激,出现长期焦虑和抑郁的状态。在致癌物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焦虑和抑郁的状态可以使肿瘤数量增加,阻碍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效果。
03
错误吃药方式,可能导致提早耐药
靶向药因为存在不良反应,尽管通常不严重,但也让患者饱受折磨。每到这种时候,都有患者疑问:暂停服药或者少吃一点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是否减药或者停药需在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
1.定时定量
靶向药物的服用次数和剂量都是经过反复多次的动物以及临床试验才得出的结论,只有按时按量的服用才能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突然的增量或减量都会导致血药浓度产生波动,影响药效不说,还会导致耐药性的提早出现,甚至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定时定量要求患者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遵医嘱按量服用药物。
2.水果禁忌
除此之外,还需注意服用靶向药物期间的饮食药物禁忌,吃靶向药期间建议不吃西柚,其它含呋喃香豆素类和类黄酮化合物柑桔素等成分的水果少吃,如橙子、石榴、杨桃。
3.药物禁忌
有些癌症患者同时也是慢性病患者,因此,患者在使用靶向药之前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有何种疾病,需要或者正在长期服用什么药物。
下面这些药物理论上是会影响靶向药疗效的[4]:
相关资讯
参与评论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