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转移、速度快!一文带你了解胰腺癌转移以下器官的治疗措施!

肿瘤本身不可怕,真正致命的是癌细胞转移。根据WHO统计,死于恶性转移的癌症患者高达九成。对于胰腺癌患者而言,其早期病情隐匿,不易察觉,往往确诊时已出现转移。



研究表明,80%~85% 的患者就诊时已出现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肿瘤已侵犯临近组织器官,失去最佳手术时机。为什么肿瘤细胞不好好呆着总喜欢到处乱串(发生转移)呢?

肿瘤细胞的远端转移


恶性肿瘤的转移一般有四种途径: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种植播散和直接侵犯。而所谓的癌症转移主要指的是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转移至其它器官或身体部位的正常组织。比如通过转移到附近的淋巴结、组织或器官,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身体远处继而形成继发性肿瘤。

一旦癌细胞进入到血液循环,就有可能转移到全身各处,这种情况属于远处转移。远处转移一般是多发的,比如多发肝转移、多发肺转移,或者多个器官转移,同时合并有肝转移和肺转移。
640.webp.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果癌症发生了远处转移,就说明全身各处都是癌细胞,这个时候的治疗难度将会大大增加。此时手术是无法将所有的转移灶都切除,只能靠化疗、靶向治疗等全身治疗手段来消灭癌细胞,尽量延缓肿瘤的继续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命。

但是,癌细胞非常的狡猾,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和靶向治疗后,容易出现耐药的情况,所以根据目前的治疗手段,绝大多数的远处转移是无法治愈的。当然,如果是单个转移或者是少数几个转移,还是有手术机会的,做完手术后也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胰腺癌常见的转移器官及治疗方法


一旦肿瘤扩散,就很难控制。当胰腺癌肿瘤已经扩散到胰腺和其它器官,比如肺部、肝或腹部等,这些癌症已经不能完全切除。此时的治疗目标是阻止或延缓肿瘤的生长,减轻其所致的症状

那么对于针对转移性的胰腺癌又该采取何种手段进行治疗呢?具体治疗还需取决于原发肿瘤的类型、转移部位、既往接受过的治疗、整体健康状况等。

1

肝脏转移


胰腺癌首次确诊时,超过 50% 的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其中超过 70% 为肝转移,肝转移会使患者出现黄疸、腹胀等症状,这部分患者通常已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那么再次进行手术治疗还能否获益呢?
640.webp (1).jpg(图片来源:摄图网

从目前的证据来看,若患者的一般状况较好,能够耐受手术,在经筛选后的患者可考虑行手术根治。有回顾性研究报道,对于根治术后复发的异时性肝转移癌,手术切除是安全的。此外,目前手术也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2

腹膜转移


当肿瘤细胞转移至腹膜,会以腰背痛为首发表现,这是由于肿瘤侵犯了腹膜后神经丛所致。目前针对腹膜转移的治疗,热灌注化疗(HIPEC,简称肿瘤热疗)是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大疗法,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热疗能够有效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同时又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3

淋巴转移


胰腺由于被膜很薄,淋巴丰富,极容易发生转移。而淋巴转移又是胰腺肿瘤细胞中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一项回顾性分析了2787例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SEER)中胰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淋巴转移情况,发现54%的胰腺癌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
640.webp (2).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基于胰腺癌的淋巴结状态,回顾性分析280例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患者后得出的结果显示: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后接受辅助放化疗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因此目前辅助放化疗仍是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


写在最后


对转移性晚期胰腺癌患者来说,以化疗、介入及姑息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总体生存率,可能是治疗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更好的选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发展让患者看到治愈的新希望。我们不应放弃晚期癌症的治疗,提高胰腺癌晚期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才是我们当下首要任务。

参考资料:
1.金凯舟,罗国培,程合,刘辰,虞先濬.胰腺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2019,27(01):16-20.
2.肖志文,虞先濬.胰腺癌淋巴转移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6,37(08):3-7.
责任编辑:胰腺癌关爱君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相关阅读

更多

参与评论

图片验证码

评论列表

按投票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