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患者,他因腹部疼痛、身体乏力、消瘦等症状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胃癌。好在发现早且及时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身体恢复较好,很快就回归正常生活。
可进入康复期不久,这位患者经常出现上腹持续性疼痛,有时还会有反酸、烧心的症状出现,一开始他以为是因为吃了太饱导致的,也就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但腹部痛感越变来越剧烈,在家人的催促下,他才再次前往医院检查身体。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结果显示胃癌复发了。
对于胃癌患者而言,无论是治疗期还是康复期,都不能对体内癌细胞放松警惕,否则切完的肿瘤还会自己“长出来”。康复期间谨防胃癌复发转移,所有患者在日常中建议把好以下“五关”。
很多健康问题都能通过身体反映出来。对于胃癌患者而言,若病情出现变化,身体也会随之发出“警报”。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胃癌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都有体重下降的情况,但在康复期间,患者体重没有随着调养的增加,反而出现食欲不佳、体重在短期内下降明显等情况,则应进一步检查,排除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性。
疼痛
胃癌细胞常转移到肝、骨、腹腔等,一旦转移到这些部位,患者常见的表现就是疼痛。不同部位的痛感不同。
转移到肝,前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区轻微疼痛,尤其是在进食时或者在夜间时,随着病情发展,肝区的疼痛感加剧。
转移到骨(胸椎、腰椎、肋骨是常见的骨转移部位)会出现骨疼痛,这些疼痛为酸痛、胀痛和刺痛,偶有撕裂痛,多以钝痛为主,在夜间比较明显。
转移到腹腔会对胃粘膜以及周围组织造成浸润、破坏、压迫,患者会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餐后加剧,随着病情发展会持续性加重。
淋巴结肿大
锁骨窝、腋窝等,这些淋巴区都是肿瘤转移的危险地带,日常中可以多关注这些部位,一旦发现这些部位的淋巴结肿胀,需提高警惕(淋巴结肿大时不要盲目按摩),对于经久不消的肿大淋巴结,建议尽早安排身体检查,分辨是炎症还是转移。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胃癌发病的关键因素。因此,胃癌患者若在康复期间不注意适当忌口,癌细胞很可能会抓住机会“东山再起”。
问题来了,所谓的“忌口”,到底“忌”什么?
忌辛辣
辣椒是最常见的辛辣食物。对胃癌患者来说,过量食用辣椒对胃部刺激大,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加重胃部炎症反应,不仅可能带来不必要的不适,比如便秘、口腔黏膜炎、呕吐等,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会使病情恶化[1]。
忌高盐
咸菜、咸鱼等高盐食物,会对胃粘膜表面的黏液屏障造成直接损害,没了胃黏膜的保护,致癌物质和幽门螺杆菌就容易定植在胃黏膜上,极大提升了胃癌的发病和进展风险[2]。
忌酒精
长期摄入酒精会影响胃粘膜损伤修复,加剧胃黏膜的损伤。已有许多研究表明,酒精的摄入会增加癌症患者复发转移的机率。
忌高脂
蛋糕、奶油、汉堡等,这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吃多了,除了会加重胃的负担,同时也会引起肥胖,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可影响癌症的复发和生存[3]。
忌烟熏
烟熏食物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体内会代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胺会增加发生胃炎、胃溃疡甚至癌变的几率,同时也易诱发胃粘膜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及癌变率[4]。
胃癌患者在康复期间对以上食物做到适当忌口,这对于稳定病情、降低复发转移风险是有所好处的。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的格言。据说,八十岁高龄的伏尔泰,仍旧经常和朋友相约登山,可见运动对人体的好处。
运动可以增强抵抗力、免疫力,有助于身体健康,对于胃癌患者而言更是如此。治疗结束后,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加快胃肠功能恢复,还可以改善体质、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5]。
胃癌患者运动有要求,建议遵循“一慢、二低、三不”原则。
运动慢
治疗结束后,患者体力状况有所下降,此时不适合运动量太大。建议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一些慢运动,比如慢跑、气功、瑜伽、打太极拳等等,更有助于加快身体的恢复。
运动强度低
胃癌患者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尤其是术后不久的患者,容易造成伤口撕裂。原则上,患者应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像散步、遛狗这些就很合适。
“三不”
胃癌患者运动谨记“三不”,即:
运动时间不过于长(30分钟左右为宜);
身体不过于劳累(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运动频率不宜太频繁(每周2~4次)。
许多研究成果证明,癌症的发生可能与性格、心理因素有关。其中,“C型性格”被称为癌症性格。研究发现,C型性格的人肿瘤发生率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6]。
C型性格的人习惯克制、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喜欢生闷气,而胃是我们情绪变化的晴雨表,当一些不良情绪没有得到释放被压抑在体内,对于胃癌患者而言,这些压抑在体内的不良情绪,还可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和康复。
2021年,加拿大韦仕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医学期刊《Cell Reports》发表一篇论文表示:压力会削弱免疫力和肿瘤的防御,从而加速癌症发展和扩散的风险,并且压力越大,体内的肿瘤细胞扩散的速度就会越快,癌症的恶化也就越快[7]。
由此可见,患者要想尽快康复,稳定病情不复发,及时排解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出院不代表治疗结束,相反,这仅是抗癌“长征”的开始。
相关研究表明,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的复发率高达70% [8]。如何能预防复发?最简单有效的措施就是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疾病状态,保卫我们抗癌成功的“胜利果实”,还可以监测治疗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2》推荐[9]:建议胃癌患者术后前2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术后第3-5年,每6-12个月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1次随访。
这些复查时间不是“死板”的,如果在康复期间内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的症状,包括乏力、胃痛、腹痛、黑便、体重急速下降等,可以提前进行复查。
目前胃癌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有能将肿块直接切除的手术治疗、直接攻击肿瘤细胞的化疗和靶向治疗,也有激活自身免疫系统间接对抗肿瘤的免疫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这些治疗手段进行合理的“排兵布阵”,以此帮助患者极大程度地消灭体内的肿瘤细胞。
而患者能做的便是重视身体变化、适当忌口、合理运动、良好心态、定期复查,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巩固这个来之不易的“战果”,不让胃癌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进而拥有更长的生存及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