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这篇文章觉得很好,分享给大家~乳腺癌患者要避开的四大认知误区!
误区一:过度依赖非常规治疗
拒绝西医规范治疗;中医介入后,饮食过度禁忌;过于重视保健品的作用
误区二:内分泌治疗不坚持用药
服药不连贯;不愿坚持长期服药;嫌内分泌药物太便宜。
误区三:过度恐惧内分泌治疗副作用
过度担心子宫内膜癌;因骨相关不适,擅自停药
误区四:不愿意定期复查
手术三年后,轻视复查;关于复查频率;关于肿瘤标志物
误区一:过度依赖非常规治疗
就西医而言,除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之外,其他所有的治疗,我们都称为非常规治疗。
因为非常规治疗的介入,从而代替、轻视正规医疗手段,是我们所不提倡的。
其实,我们不反对在保证常规治疗的前提下,适度地接受非常规治疗,但是要理性对待,慎重选择,不能因为吃了中药就拒绝西医。同时,如果要想中医介入治疗,一定要找正规医院。
中医有很多讲究,一旦吃了中药,好像就被套住了,饮食上诸多禁忌。有人就说:不能吃鸡肉
其实,这是一种讹传。
没有任何证据认为家禽类,包括鸡、鸭、鸽子等,对乳腺癌有促进增长的作用。
相反,鸡是很有营养的,特别是家养的草鸡。
然后还有人说:海鲜是发物,不能吃
关于这个问题,我请教过专业中医,其实“发物”的“发”跟西医的过敏有关,并非肿瘤复发。
所以,海鲜完全是可以吃的。诸如牛奶、咖啡等等,也可以食用,都没有问题。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某一类食品和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有关,在饮食方面营养均衡,不要盯着一样吃就对了。
对于市面上各种所谓提高免疫力、杀灭肿瘤的神奇药物、疗法,通常都不太靠谱:很多都是细胞、动物试验的结果,并没通过人体试验,没有任何数据能够证明其在对抗肿瘤方面的疗效。
而类似胸腺肽一类所谓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药物,目前来说,没有任何数据能证明,它在乳腺癌治疗方面的疗效。
其实说白了,我们吃饭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些保健品只不过被故意吹嘘,夸大了功效。
所以,大家对于这种宣传一定要注意,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小心上当受骗。
误区二
内分泌治疗不坚持用药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下列三类患者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服药断断续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今天吃两粒三苯氧胺(他莫昔芬),第二天不吃了,等到后天想起来,一下子补三颗。
药物有半衰期,也就是药效时间。
药效时间不会因为药物剂量的翻倍而延长,而只会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药物浓度。
也就是说:
● 该吃药时没吃药,身体就没法置于药物的保护之下;
● 超量服药,则会引起药物副作用的增加。
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来说,内分泌治疗是与癌细胞的一场持久战。
激素的控制,让癌细胞无法获得适宜的生长环境,能够让它们长期沉眠。
如果抑制时间不够,就有可能让癌细胞死灰复燃,从而让自己暴露在复发、转移的危险之中。
统计数据显示,ER、PR阳性的乳腺癌类型,虽然总体复发转移率不高,但风险却并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坚持长期用药。
一个月的内分泌治疗,使用进口药物要一千多元,但在中国,只需320元左右。看到这里,有患者会问: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是不是进口药物疗效更好?
其实,我们应该从药物本质上考虑。
国产和进口存在纯度的差别,但其中有效成分是一样的,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医保报销情况来做选择。
误区三
<
收藏
回复(26)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