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影像学筛查“攻略”

      乳腺癌影像学筛查“攻略”

图片



Q1:乳房触诊自查究竟有没有用?



乳房触诊自查是很多科普文章里都会提及的一种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但遗憾的是:
  • 它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

  • 目前现有的所有乳腺癌筛查指南,均不推荐乳房自检作为筛查手段。


但乳房触诊自查也有一定积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女性的防癌意识,有助于女性在第一时间辨认出乳腺癌特有的临床表现,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及时就诊的检查率。
图片
专家建议,应前往有癌症筛查资质的正规医院,接受乳腺癌筛查,以便早诊早治,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和最高的生存率。


早期乳腺癌经过规范化治疗,5年生存率可高达95%,II期患者在70%以上,而III期则仅有40-50%。



Q2:为我体检的乳腺外科医生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并且查的那么仔细,为什么非要做影像学检查?




乳腺临床体检单独作为乳腺癌筛查的方法,效果并不好:
  • 早期乳腺癌非常小,外科触诊很难检出,等到能触及的时候往往病灶已经比较大了;

  • 还有一些乳腺癌不表现为肿块,即使病变已经不是早期了,临床体检也无法发现。

图片
临床体检对乳腺癌筛查的应用价值仍不明确:
  •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单独乳腺临床体检能够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或是降低死亡率;

  • 另有研究显示,在乳腺X线筛查的基础上,联合乳腺临床体检与单独乳腺X线筛查相比,准确性和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 多数国家的筛查指南中,都不推荐单独采用乳腺临床体检用于乳腺癌筛查。


但乳腺临床体检对于从未接受过乳腺癌筛查的女性,有可能会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中国抗癌协会和日本乳腺癌筛查指南认为,乳腺临床体检可以作为「乳腺X线筛查之前」的初始手段和补充方法


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影像学检查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2008年至2010年进行的5个地区 4.3万女性 乳腺癌优化筛查方案研究项目是我国唯一一项基于大规模自然人群,以同步盲法评价乳腺触诊、乳腺超声、乳腺X线的筛查效果的多中心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乳腺X线(86%)、乳腺超声(63%)对乳腺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乳腺临床体检(42%),这个结果与欧美日韩等国家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乳腺临床体检不能单独用于乳腺癌筛查。



Q3:为乳腺癌筛查有哪些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什么做一种检查还不够?




放射科医生经常会遇到患者诸如此类的问题:

图片



医生,为什么我超声查出来有肿块,乳腺X线报告里没写?

医生,这个结构扭曲怎么你们超声看不出来?

图片


图片



医生,我X线报告里有钙化,为什么做了磁共振检查什么都没有?那么贵的检查反而看不出毛病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先简单介绍一下目前临床上乳腺癌筛查的影像学方法,包括 乳腺X线、乳腺超声以及乳腺MR

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三种检查方法,具有不同的成像基础,对特定的病变有着不同的显示能力,在筛查上具有各自的优劣势(见表1)

目前,最常用于乳腺癌筛查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乳腺X线和超声。

早期乳腺癌影像学上最常见的三宗罪:肿块、钙化、结构扭曲,它们可以单独出现,常常团伙作案。

图片

表1: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对不同病变类型显示的能力

如表1中所示:
  • 超声 对 肿块 的诊断能力优于乳腺X线;

  • 乳腺X线 对 钙化 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超声。


显而易见,针对不同病变类型,只凭借单独一种检查方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筛查效果。

举个例子,如果患者的病灶仅表现为单纯钙化,只做超声检查很可能会造成漏诊;同理,以肿块为表现的患者,如果只做乳腺X线筛查,也可能出现误诊甚至漏诊。

乳腺X线 是降低5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的最佳检查方法,单独采用乳腺X线能够降低18-20%乳腺癌死亡率,在乳腺X线筛查阴性基础上联合乳腺超声,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检出率


国内的数据提示,在乳腺X线为BI-RADS (0/1/2)类的女性中获益较大,尤其是致密型乳腺和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
图片
乳腺X线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 假阳性结果会造成受检者心理负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

  • 召回复查增加了乳腺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但是,这些风险都不及筛查带来乳腺癌死亡率的整体下降。


乳腺MR的价格贵、检查时间长,且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不适合作为乳腺癌筛查的常规手段,但MR在特定人群的筛查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用于:
  • 有乳腺癌家族史且自身携带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的乳腺癌高风险女性;

  • 或用于乳腺X线和乳腺超声筛查均为阴性的其他乳腺癌高风险女性的补充性筛查。




Q4:我家里有三代女性,该如何选择乳腺癌筛查的影像学方法呢?




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也具有不一样的诊断能力,如表2中所示:
  • 乳腺X线 对致密型乳腺以及40岁以下的女性敏感性较低,对50岁以上以及脂肪型乳腺的敏感性较高;

  • 40岁以下且没有高危因素的女性,不建议行乳腺X线检查;

  • 乳腺超声 一般不受腺体致密度的影响。

图片

表2:不同影像学方法对不同致密程度腺体中检出乳腺癌的能力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规范(2019年版)的推荐,按照有无高危因素与年龄段来区分:


◆ 无高危因素的一般风险女性

20-39岁:不推荐行乳腺癌筛查;
40-70岁: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致密型乳腺需联合乳腺超声检查;
70岁以上: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

◆ 乳腺癌高危人群
40岁之前接受乳腺癌筛查,每6-12个月进行1次乳腺超声检查以及乳腺专科触诊检查,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建议联合乳腺MR检查)
 


攻略

先确定是否为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再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检查频次。切记,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早癌筛查,一般的体检中心不具备相应条件。




相关阅读

更多

参与评论

图片验证码

评论列表

按投票顺序
谢谢分享
举报
2020-09-19 15:10:08
有用(0)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