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如影随形”的并发症,让卵巢癌的危害性再升级!

卵巢癌互助君 卵巢癌互助君 2023-05-10 15:35:00363阅读

卵巢癌治疗是场持久战,要想打好这场战役实际上并不容易。在治疗路上,患者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有些并发症“不起眼”,往往容易被忽视,可一旦“失控”可“要人命”,不得不严防。本篇文章中我们总结了几个最容易被轻视的并发症,尽早了解,或许还能躲过。


01

尿路感染


女性,特别是盆腔手术后的女性患者,是尿路感染的高发人群。尿路感染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尿道后,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异常繁殖所致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原因:


卵巢癌患者由于治疗的原因,本身免疫力较低,或因绝经后阴道黏膜萎缩、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或因术后需要插尿管导尿,加上女性特殊的生理构造——尿道口与阴道和肛门邻近,而阴道和肛门周围都有大量细菌,抵抗力低的情况下细菌很容易侵入尿道进行繁殖引起尿路感染。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连带着下腹隐隐作痛,排尿困难,有时候会小便出血、有刺鼻的尿液气味等。不仅小便有问题,尿路感染还会引起发烧、寒战、头痛。




 危害:


尿路感染不致命,但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的尿路感染,有可能会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急性肾衰竭、感染性休克、感染性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等[4]




 预防建议:


尿路感染是可以预防的,只要能避免细菌在尿路繁殖,就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具体建议是:不要憋尿;多喝水增加尿量,可以促进细菌及炎性分泌物的排出;注意外阴卫生,但注意不要过度清洁,清水适当清洗即可;减少久坐时间等。


02

间质性肺炎

  

肺部间质性肺炎,顾名思义是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的炎症。它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一个疾病群,发病后,全身器官都会受到影响。




 原因:

图片来源:摄图网


药物是引起间质性肺炎的常见原因。卵巢癌化疗药物如紫杉类(紫杉醇、多西他赛)、抗代谢类(吉西他滨)和烷化剂类(环磷酰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都可能会导致间质性肺炎[1]




 症状:


间质性肺炎最突出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其次是咳嗽,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胸痛、咯血、低血压等临床表现。




 危害:


间质性肺炎不断发展会形成肺纤维化,随着患者肺功能持续下降,活动后呼吸气促明显,终末期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肺移植




 预防建议:


间质性肺炎是不可预防、不易早期发现的严重肺部疾病,因此卵巢癌患者治疗过程中有不舒服的症状表现,干咳、活动后气短胸闷,并且越来越严重时一定要及时反馈给医生。同时,自觉远离粉尘环境和二手烟环境、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尽可能保护好你的肺部健康,这对降低间质性肺炎风险是有益的。


03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的“哨兵”,它们会随着血液流动在我们体内巡逻,清除体内细菌/真菌。正常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2-7)×10⁹/L,当绝对值低于1.5×10⁹/L以下,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




 原因:


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我们有目共睹,但化疗药物最受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无差别攻击药物”——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的细胞,同时也影响含中性粒细胞在内的各种血细胞的生成。




 症状: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数目最多的白细胞,而白细胞又是人体免疫力的重要保证,中性粒细胞低到一定数目,免疫力随之削弱可使患者出现发热、出汗或畏寒等不适症状。




 危害:


“哨兵”变少了,自然也就是无法消灭更多的细菌/真菌,一方面会增加感染的发生,本身有炎症或伤口的患者,会导致炎症加重、伤口难以愈合甚至出现感染、发脓,严重者可导致脓毒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另一方面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往往会导致化学药物的减量或化疗延迟,最终影响抗肿瘤治疗疗效[3]




 预防建议:


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但患者可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查血常规,有持续发热、乏力症状的情况下,应告知主治医生并及时使用升白针治疗,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保证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


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应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预防感染,包括餐具定期消毒、不要吃未煮熟的食物、注意口腔、鼻腔、肛周清洁、避免皮肤创伤等。


04

病理性骨折

     

日常中的骨折,大多是由于受到外力撞击或刺激而引起,但与普通的骨折不一样,病理性骨折是由于患者自身疾病,造成骨骼的强度降低,在没有外力或轻微的外力下可自发骨折。




 原因:


一方面是疾病原因,卵巢癌骨转移发生率大约在1.0~2.1%[7],骨转移可导致患者肢体局部功能丧失,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是治疗原因,比如卵巢宫内膜样癌患者使用内分泌药物如芳香化酶抑制剂,易使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严重的骨质疏松可导致病理性骨折。




 症状:

图片来源:摄图网


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症状和正常的骨折区别不大,包括骨折处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触摸时痛感明显;骨折部位有明显肿块或肿胀;活动时可感觉到有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导致出血淤积在皮下组织,初期可见皮肤表面呈现青紫色,后期可变为青色、黄色。




 危害:


部分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后,有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疼痛症状,但的危害却不可小觑。以脊柱的病理性骨折为例,发生骨折后患者患者可能感觉不到疼痛,但没有尽早对症治疗可能会导致脊髓、神经损伤,甚至压迫脊髓造成截瘫。




 预防建议:


卵巢宫内膜样癌、低级别浆液性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复查骨密度情况,必要时可使用促进骨修复的药物,如唑来膦酸和地舒单抗。绝经后患者骨质疏松风险增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05

高血糖

   

人体的血糖在24小时内是不停变化的,但会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最新血糖正常范围为4.4~6.1mmol/L),称为高血糖。




 原因:


肿瘤患者中血糖升高很常见,原因在于,肿瘤自身会造成糖代谢异常引起血糖升高;肿瘤相关治疗如手术、放化疗、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也会导致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5]




 症状:


高血糖使大量的葡萄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患者身体会出现明显消瘦;高血糖会损害眼部血管和视神经,导致视力模糊;高血糖导致皮肤黏膜处于“脱水”状态,导致皮肤搔痒;血糖过高会导致牙龈萎缩,所有患者经常会有牙龈出血的情况发生。




 危害:


严重的血糖波动会导致药物使用的延迟或者中断,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卵巢癌合并高血糖甚至发展成糖尿病后,更易导致感染发生,且高血糖还可使机体产生促炎性因子,进一步促进癌细胞增殖和转移[6]




 预防建议:


a、在治疗过程中,如用到可能造成血糖波动的药物,应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对于合并高血糖的患者,建议坚持监测血糖情况,并及时汇报给自己的主治医生,看是否需要加用降糖药等。


b、食物要多样,营养要均衡,如多食用易于消化的鱼类、豆制品及肉类,多摄取富含纤维素、低糖的水果、限制食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盐摄入量在5克以内)。


c、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合理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增强糖代谢能力。


科普君总结



“打败你的或许不是肿瘤,而是并发症”。上述几种并发症,有些看起来只是一个小病,如中性粒细胞减少、尿路感染、高血糖,但实际上却很重,不及时治疗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成为治疗的“绊脚石”,缩短生存预期。总言之,无论何种并发症,万不可一再拖延,早发现早治疗,康复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馨提醒: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参考来源:

[1] 张剑, 沈维娜, 季冬梅, 等. 实体瘤中靶向药所致间质性肺病管理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标准[J]. 中国癌症杂志,2021,31(4): 241-249.

[2]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 2022,102(40) : 3167-3173.

[4] 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 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5]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内分泌分会,周琦等.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1,31(07):651-688.

[7]张晓蕾,冯彦丽.妇科癌症骨转移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0):105-108. 

参与评论

评论列表

按投票顺序
烟雨过客
真的不要憋尿呀!!
举报
2023-05-10 16:13:08
有用(0)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