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共性问题回顾【2】丨介入治疗的流程与作用



昨天,关爱君为大家整理了名医解“胰”第二期专家公益直播中共性问题1——孙小峰教授对胰腺癌高危人群如何做好筛查的详细解答。


今天,关爱君继续为大家梳理共性问题2。




胰腺癌患者对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方式相对熟悉,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符合常规治疗的条件。就算符合,有些患者为了提高生存希望、减少副作用等目的,也希望了解更多前沿的治疗方式。



然而,很多治疗方法都是患者从其他病友处得来的,缺乏专业性,比如介入治疗


Q1

何为介入治疗?流程是怎么样操作的?

詹茜教授A:

介入治疗发展了很多分支,就目前来讲,介入治疗主要针对晚期或是不能实施手术切除的患者。

对于晚期的胰腺癌患者,介入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


  1. 可以做穿刺。大多数胰腺肿瘤晚期患者确诊前需要先做穿刺,取得病理,明确病理诊断,甚至需要取得组织做基因检测,而介入科中的穿刺,主要是通过筋皮的ct引导下的穿刺(还有一种穿刺是超声内镜穿刺)。

  2. 能够缓解胰腺癌患者出现并发症。针对患有胰头癌并梗阻性黄疸的患者,通过介入科的PDCD引流,将黄疸引流到体外,让患者的肝功能恢复到接近正常,而后再进行手术或化疗。


以上是临床上的常规操作,除此之外,还有针对无法手术且不能承受全身性化疗、放疗的患者,还可以采用射频消融、动脉灌注化疗、筋皮碘离子植入等介入治疗方法。

Q2

哪些患者符合介入治疗的条件?

詹茜教授A:

  1. 病人本身不愿意接受全身化疗,或是身体状况不允许全身化疗,建议做局部的治疗;

  2. 患者经历过3-4个疗程的全身治疗后得到基本控制,局部的病灶仍然比较大,患者对于这种大病灶有强烈去除欲望的,建议做介入治疗;

  3. 生存期大于3个月的患者。

Q3

介入治疗对延长生存的优势是否明显?

詹茜教授A:

动脉的灌注治疗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另外射频,碘离子植入治疗,有缓解疼痛的作用。介入治疗可以说是内外科的合作伙伴。


詹茜教授对介入治疗的解读非常详细且专业,如果患者想了解更多关于介入治疗的详细信息,也可以到詹茜教授所在医院的科室或其他两位专家所在医院进行了解(第二期直播嘉宾介绍链接)


很多患者和家属们从这次直播中了解到介入治疗的流程和作用,对胰腺癌在治疗手段有全新的认知。


责任编辑:胰腺癌关爱君

封面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相关阅读

更多

参与评论

图片验证码

评论列表

按投票顺序
感谢分享
举报
2020-08-04 18:07:55
有用(1)
回复(0)
谢谢分享
举报
2020-08-04 18:07:47
有用(0)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