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治疗方法:放疗

     肿瘤的治疗方法:放疗

 2020年

图片

1. 放疗是什么?

放疗指肿瘤的放射治疗,是利用X线或电子线等放射线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局部治疗方式,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为什么要做放疗?

放疗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率,也就是降低局部再次发生肿瘤的概率。

 

3. 哪些患者需要放疗?

(1)保乳术后患者:保乳术后,一般均需要行放疗。

(2)全乳切除术后患者:全乳切除术后,一般以下患者建议术后放疗:

(a) 肿瘤最大径≥5 cm,或肿瘤侵及乳腺皮肤、胸壁。

(b) 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

(c) 腋窝淋巴结转移1-3枚、但伴有高危因素。

*新辅助化疗后的患者:应根据新辅助治疗前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状态判断是否需要放疗

 

4. 什么时间做放疗?

(1)对于有辅助化疗指征的患者,术后放疗应该在完成末次化疗后2-4周内开始。

(2)无辅助化疗指征的患者(或因化疗禁忌症不能行辅助化疗的患者),在切口愈合良好、上肢功-能恢复的前提下,术后放疗建议在术后8周内开始。

*内分泌治疗与放疗的时序配合目前没有一致意见,可以同期或放疗后开展。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患者只要放疗前心功-能正常可以与放疗同时使用。

图片

5. 放疗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1)当患者后续即将准备放疗时,首先需就诊放疗科医生。

(2)定位:CT拍片制作放疗计划,放疗科医生将确定需放疗的具体部位、并且在电脑系-统中勾画肿瘤位置及放疗靶区。

(3)复位:放疗科医生和物理师协同制定放疗计划后将进行复位,以保证第一次定位制作的计划图像在模拟机器上进行二次定位。

(4)正式开始放疗:根据放疗计划进行放疗,一般为周一至周五放疗,一天一次,每次几分钟,而总共次数则根据具体放疗计划因人而异。

 

6. 放疗的常见不良反应有什么?

放疗的不良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如皮肤反应,包括:照射区域的色素沉着、皮肤灼烧感、脱皮、水肿、水泡、破溃渗出等。放疗的全身反应较为轻微,主要包括乏力、头晕、及轻度的白细胞减少等。较为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放射性肺炎、心血管损-伤、臂丛神经损-伤、上肢水肿等。

 

7.放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1)皮肤保护:皮肤反应是放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放疗中断,还可能引起继发感染。放疗期间建议穿纯棉质地柔软、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放疗区域皮肤摩擦,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强刺激性的洗浴产品,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浴。照射区域皮肤若有红、肿、热、痛,请勿用手抓挠或自行涂药,建议就诊医师,并遵医嘱用药。


(2)监测血象:放疗期间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关注血象变化。若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则建议就诊医师予以对症治疗。


(3)上肢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对于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和预防及减轻水肿至关重要,放疗期间也建议坚持上肢功-能锻炼。


(4)其他:注意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单一饮食,建议多食用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注意休息,注意个人卫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若有不适请及时就诊医师。

相关阅读

更多

参与评论

图片验证码

评论列表

按投票顺序
感谢分享
举报
2021-12-30 16:23:57
有用(0)
回复(0)
感谢您的分享
举报
2021-12-30 22:34:03
有用(0)
回复(0)
谢谢分享
举报
2022-11-02 12:36:26
有用(0)
回复(0)
腋下淋巴清扫的,在放疗过程中,会引起水肿吗?
举报
2022-12-10 07:19:31
有用(0)
回复(0)
谢谢分享
举报
2022-01-01 07:17:05
有用(0)
回复(0)
谢谢分享
举报
2021-12-30 23:29:28
有用(0)
回复(0)
谢谢分享
举报
2021-12-30 13:28:15
有用(0)
回复(0)
最后一疗了,过两周可能就要开始放疗了,希望能顺利
举报
2021-12-30 19:51:09
有用(0)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