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最近因为大量胸水住院了
在K药后父亲体感好转明显,肿标持续下降,我祈祷K药能发挥奇效让父亲最大程度受益的时候,故事进展了!半个月前,父亲开始明显气喘,呼吸困难,B超胸水已经12cm,目前住院一周,已经抽胸水近5000ml,我得到的第三次治疗方案是培美+卡铂+K,这几天我一直在想,目前的最佳方案到底是什么,如何避免过度治疗,我的第一阶段的单K就因为大量胸水的插播要暂时告一段落了吗???😒
胸水里检测出小癌,医生倾向判断为肿瘤进展!
其间因发烧时胸水测出白细胞高达4706(正常0-8),医生推测有感染,暂时不能胸腔灌注!😨
下一步是上K联化疗,我滴乖乖,能耐受吗!😫
CT结果显示部分淋巴结变小,部分变大,部分同前,仅根据胸水里测出癌细胞,不能排除肿瘤进展,所以万全方案是加大力度,这还没到治疗到三次呢!咨询过医生、病友,还是没有解答我心里的疑问,后天可能就要开始用药了。我无解的最佳方案。。。😲
【转】K剂免疫疗法带来严重副作用
人体T淋巴细胞有一个受体,叫PD-1,身体很多器官的细胞表面分泌一种蛋白,叫PD-L1。两者结合后,T细胞就不会对这些器官进行攻击,这是身体正常的免疫保护机制。为了逃避T细胞的攻击,有些类型的癌细胞表面也分泌PD-L1。
K剂是一种拮抗PD-1的抗体,两者结合后这种免疫保护机制就被解除,T细胞就能识别和攻击癌细胞了。我们可以把PD-L1看成是一道免死金牌,有了它就能躲过御林军(T细胞)的追杀,K剂则可看成是朝廷新下的一道圣旨,御林军不再认那道免死金牌,所以癌细胞又会被T细胞追杀。
K剂对表达PD-L1的肿瘤有效,而且表达越高越有效,一般认为表达在50%以上,疗效很好。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T细胞的PD-1受体被K剂封锁住,抑制了免疫保护机制,有些表达PD-L1的器官也会受到T细胞的攻击,这也是它造成严重副作用的原因。
……当时无法解释为何情况急转直下,现在回过头来看,应是K剂在攻击癌细胞的同时也攻击了肺、心包和胸膜等正常组织。……
为什么K药会引起间质性肺炎?
王凯(肺癌专家、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
免疫治疗会激活人体的免疫细胞去杀死肿瘤细胞,但在杀肿瘤细胞的过程当中,会使人体的免疫增强,免疫过强以后会引起免疫失衡,从而引起间质性肺炎的发生。
免疫治疗过程中确实会发生一些免疫相关的副作用,比如会引起免疫性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心肌炎、脑垂体炎、免疫性胃肠炎等。总体来说,免疫治疗过程中发生3级以上副作用的概率在11%左右。文章中的楼先生发生间质性肺炎,这和他的年龄(72岁)也有关系。一般年龄越大,发生间质性肺炎的概率会高一些。
不过,大部分患者经过对症处理都可以缓解症状,并不会影响后期治疗。是否停药需要医生根据症状来判断,一般只有极少数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停药,但像这样的概率是很低的。
陈明:K药引起间质性肺炎,这是比较常见的副作用,不过发生率在5%左右,只能说,楼老不幸中招。这两年对国内来说意味着免疫时代的来临,2018年开始,第一个免疫治疗药物开始获批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很多病人来咨询K药、O药,需要提出的是,PD-1并不是神药。药物的平均有效率为20%到30%,但是很多不良反应不容忽视,比如免疫相关性的肺炎、肝炎、胃肠炎、心肌炎等,有些甚至是致命的。
理论上来说,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只要有免疫细胞在,都可能产生和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肠胃炎、免疫性肝炎、免疫性心肌炎等等,这就给免疫治疗带来新的课题。
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进行分级,有1度、2度、3度、4度,一般来讲,如果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在3度和4度,就建议永久停药了。
不良反应是免疫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要提早识别,才能及早做出治疗对策。如有胸闷气急等症状变化,就应该马上告诉医生。从这点来看,化疗反而有优势,因为它的副作用是可预测、可预防的,比方说病人有白细胞下降,有血小板下降,我们都不用担心,甚至可以提前预防。
收藏
回复(17)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