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抗癌药的肠癌患者,这5条用药知识你绝对需要

肠ca互助君 肠ca互助君 2022-11-17 19:00:00395阅读

吃药,看似是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但其中却有很多的误区。相信有很多人“吃错药”,甚至“救命药”变“毒药”了,却还不自知!


今天科普君就带大家来看看什么才是正确的吃药方法~

吃药时间有讲究

“饭前服用”实际上指的是需要空腹服用以便于吸收。通常把餐前1小时餐后2小时视为空腹,如果你在吃饭前刚吃进一大堆零食,那即使还在“饭前”也不能视作空腹了[1]


“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时服药,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通常认为餐后半小时是饱腹,但同样,如果你刚吃进不少零食,也不必教条地非要等到饭后才服药[1]


另外,“睡前服”指的是睡前15-30分钟服用;“餐中服”指的是进餐少许后服药,服完继续就餐。


所以大家需要提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看看所服用的药物是饭前服还是饭后服。


小贴士:


服药后不要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进而进入人体发挥作用。如果此时进行运动,就会导致胃肠道脏器血液供应不足,没有足够的血液来参与药物的吸收和代谢,那么自然也就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


吃药方式要正确


口服药物最推荐的方式是200毫升左右的温白开水送服[2]


有的人或许会认为,只要把药吃下去了,吃药的方式影响不了什么。其实,以下这些背离常规的方式[1]都有可能导致药效减弱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1.躺着吃药。


躺着吃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所以,最好坐着站着吃药。


2.干吞。


有些人为了省事,选择不喝水而是直接干吞药物,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损伤食道;另一方面,这样的口服方式,药物并不能顺利进入到胃里,反而会长时间停留于食管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溶解,药物在食管的浓度上升,如果是刺激性的药品,会对黏膜产生刺激作用,而且药物不容易被人体完全吸收,药效会大打折扣。


3.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吃


有些患者怕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但药片外面一般都有糖衣或者薄膜包衣保护,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存储,防止药物受潮,另一方面延缓药物的代谢,使之在一定部位才能释放。


当药片掰开时,破坏了其中的完整性,容易导致药物失效,或导致药物被污染,对人体造成损害。所以,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说明书上写到,否则不要这么做。


4.用饮料送服药。


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中所含的成分有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咖啡、巧克力、浓茶等还会影响人体代谢,这些都可能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导致危险。


小贴士:


①布洛芬应该避免和可乐、咖啡同服。布洛芬为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和咖啡、可乐等对胃有刺激性的饮料同饮,会加重布洛芬对胃黏膜的刺激性,容易发生胃穿孔或者胃出血。


②抗生素应避免和牛奶、果汁同服。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钙离子,会和四环素族、异烟肼等抗生素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减弱其抗菌作用,甚至完全失效;果汁中则含有大量的果酸,果酸会加速抗生素的溶解,不仅降低药效,还会产生有害的中间产物,增加毒副作用。


③保钾利尿药应避免和香蕉、橘子同食。因为保钾利尿药会保留体内的钾离子,此时和含钾离子较高的香蕉、橘子等同吃,会使得体内钾离子浓度过高,产生高钾血症,易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骤停,危及生命。


所以,吃药最好的做法还是采取站姿或坐姿,用2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送服。


这些药不能一起吃


有的药物,如多数靶向药是通过 CYP3A4(一种酶)进行代谢的,下面的药会抑制或增强CYP3A4活性,一般不建议同时吃:


抑制CYP3A4活性的药:胺碘酮、西咪替丁、环丙沙星、克拉霉素、地那韦啶、地尔硫革、多西环素、依诺沙星、红霉素、维拉帕米、伏立康唑等。


增强CYP3A4活性的药:巴比妥类、卡马西平、糖皮质激素、奥卡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和大部分含有圣·约翰草的抗抑郁药物。


如果自己本身就在用一些治疗慢性病的药物,那么为了防止抗癌药与这些慢性病药产生相互作用,最好告知医生自己目前都在用什么药,或是问问医生xx药和yy药能不能一起吃。

药量不能随意增减


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药吃得越多疗效就越好,这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用药剂量过大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药物的剂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不良反应增加的程度比疗效增加的程度要大得多。


只有定量服用才能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定量,就是要按照处方,千万不能凭感觉而擅自增量或减量。突然的增量或减量都会导致血药浓度产生波动,影响药效不说,还会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4]


患者应该在用药前熟读药物说明书谨遵医嘱按量服药。若出现服药后药效减弱的情况,也不能擅自更改剂量,应前往医院进行全新的检查,与专业医生一起重新制定新的治疗方案。


漏服药不要盲目补


有的患者不按医生规定的次数服药,而是随意服用,忘记了就不吃,想起来就一次吃好几粒,实际上这是有害的。


用药次数都是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的效果。


举例来说,“一日三次”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就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浓度。因此,应该按照医生规定的次数服药,尽可能地避免漏服的情况出现[1]


如果偶尔出现漏服的情况也不用惊慌,长期使用的药物如靶向药物,它们的服用是长期的,一两次漏服并不会对药效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不要盲目补服。因为不同的药品,补服原则不同


有的药品在吃药间隔时间的1/2内,可以按量补服,接下来仍可以按照正常间隔时间服药,如果已超过服药间隔1/2的时间,则不必补服,只要下次按时吃药即可。但有的药品毒副作用较大,或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提示漏服后不能补服,则不要补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2]


总结



抗癌药是很多肿瘤患者的救命药,但用法不对则可能出现“白服”,甚至危害身体的现象,所以希望每一位觅友拿到药后,不仅要听清楚医生说的医嘱,还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参考来源:

[1]焦卉慧.10种服药禁忌你未必知道[EB/OL].2009-09-07/2022-06-22.

[2]张子楠.关于服用靶向药,你不了解的那些事[J].人人健康. 2021,(23).

[3]陈鑫.细胞色素P4503A4酶的研究进展[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6):202 206.

[4]CYP3A4酶相关的临床药物相互作用[J]. 吴华.中国药物警戒.2016(05)

[5]姜敏,熊玉卿.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3A4与药物代谢[J].实用临床医学,2006,(11):199-201 204.

[6]张凤,张甜甜,涂东珠,何芋岐,葛广波.中草药抑制CYP3A4的效应物质研究进展[J].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1,44(05):559-574.


参与评论

评论列表

按投票顺序
娜娜是我
感谢分享!
举报
2022-11-18 10:13:37
有用(0)
回复(0)